以创新护航未来:陈荣畅谈信息安全技术的前沿使命与全球愿景
(记者:林越)“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耀,而是整个行业共同奋进的体现。”面对奖杯,陈荣女士用简洁而坚定的话语开启了她的采访。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军人物,陈荣此次从全球提名者中脱颖而出,斩获该年度技术创新领域最高荣誉之一,这既是对其深耕行业多年的肯定,也象征着她所倡导的安全理念正被更多人认可与采纳。
据主办方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介绍,“2023年度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创新奖”在当届共收到来自全球23个国家与地区的近300位提名人选。最终经过多轮专家评审,陈荣凭借其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及在中国本土网络环境中展现出的卓越落地成效赢得了评审的一致青睐。特别是在数据密集型产业与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方面,陈荣的成果被视为填补了传统模型对数据链条覆盖不足的盲区。
“我们不是在追赶时代,而是在定义问题。”采访伊始,陈荣谈到她的技术哲学时如是说。在本届颁奖典礼现场,她被媒体包围的频率远超其他技术得奖人。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本土企业背景的女性信息安全专家,陈荣近年来已连续主导多个数字安全项目的设计与评估,其开发的技术成果被广泛引用于智慧政务、金融科技和工业互联网等关键场景。
她回忆自己第一次提出“按场景构建可信边界而非仅依赖访问角色”这一理念时,曾遭遇业界质疑。但在经过大量实战验证之后,该思想逐步发展为多行业监管合规中“动态信任评估”机制的基础性模型。“我们不是为了一套理论而工作,而是为了让技术在风险演化中站得住脚。”她轻描淡写地说道,语气却透出非凡的自信与清晰的判断。
当谈及未来技术趋势时,陈荣展望了“联邦安全体系”的发展前景。她认为,随着跨组织、跨边界数据交互日益频繁,传统安全边界已变得模糊,信息保护将从中心控制转向分布式、智能化共管机制。“我正在组建一个实验团队,我们尝试结合隐私计算、区块链和可验证计算等多元技术,探索多方数据合作下的可信防护路径。”她透露,团队预计将在明年完成一项关于“可追溯安全容器”的原型测试。
在她看来,真正的技术创新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在看不见的边缘处“雪中送炭”。因此,她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中小企业和基层组织如何平等参与数字治理生态中。“安全技术不应成为数字鸿沟的工具,而要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同等的数字信任权利。”她特别强调,“我们技术人的社会责任,正是在于此。”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她始终强调“协作”与“系统观”的重要性。她不止一次提到,“信息安全本质上是社会运行信任机制的一部分,而非孤立于商业与伦理之外的冷冰冰技术”。在她的理解中,网络安全不是一场军备竞赛,而是对制度、技术与人文之间边界重新定义的过程。
采访最后,陈荣将此次获奖视作“阶段性的认可”,但更看重它带来的责任与激励。“这个奖杯不会改变我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但它提醒我,已经走出的每一步都必须成为别人可以参考的路径。”她微笑着说。
2023年对于陈荣而言,是荣誉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她的成功不仅仅属于个人,也昭示着中国在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层面的持续崛起。在全球信息安全格局快速演进的背景下,像陈荣这样坚守原创、敢于挑战既定规则的创新者,将成为未来技术治理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