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球创新贡献工程成就奖”隆重揭晓,表彰年度杰出技术突破与实践成果
(记者:林婉清)2022年9月,举世瞩目的全球创新贡献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工程科技与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行业新锐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代表全球工程科技最高水准的荣誉时刻。该奖项由新兴科学先锋协会发起并主办,旨在奖励在工程创新与社会贡献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个人或团队,是当前国际工程技术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奖项之一。
在本届颁奖典礼上,苏雅玲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基于BIM模型融合的建筑施工过程智能管控平台”,荣获“2022年度全球创新贡献工程成就奖”。该平台以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融合施工现场多源数据,实现了施工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与动态调整,是建筑工程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重要技术成果。这一创新突破不仅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也为大型建筑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关注。
全球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在授奖词中写道:“苏雅玲女士所研发的平台突破了传统建筑施工管理的边界,实现了BIM模型与现场施工状态的深度融合,在项目执行、进度控制、风险预警等方面展现了卓越的系统能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堪称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工程技术领域的权威人士组成,涵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工程信息化等多个学科领域,确保奖项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据了解,该平台不仅具备进度模拟、工序优化与碰撞检测等功能,还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进展自动推送调整建议,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此外,通过高度集成的协同机制,项目各专业团队可实现同步管理与数据共享,显著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与透明度。苏雅玲团队在研发过程中还充分考虑系统的适应性与推广性,使平台能够灵活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多类型工程项目,真正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广泛赋能。
苏雅玲在领奖现场发表感言时表示:“我们开发这个平台的初心,就是希望能为工程项目提供一套既科学又可操作的智能化工具,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也感谢全球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的认可。这份荣誉,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在工程技术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她的发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除了苏雅玲之外,本次颁奖典礼还表彰了多位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业人士。李翔宇,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副教授,他提出的“面向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城市空间协同设计方法”为多个城市交通规划项目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被誉为新一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思想力量。
本届颁奖典礼充分体现了全球创新贡献奖的权威性与国际视野。评选程序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科研原创性、实用性、推广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四大指标进行评分。组委会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该奖项,推动工程技术持续创新,激励全球工程人才不断挑战极限,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球创新贡献奖的举办,也标志着建筑行业技术范式的持续演进。随着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型智能工具开始涌现,从而改变传统建筑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苏雅玲的获奖不仅仅是对其个人创新精神的认可,更代表了中国工程技术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展望未来,该奖项将继续关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制造、绿色建造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发展。正如颁奖现场的一位评委所言:“苏雅玲的成就为年轻工程师树立了榜样。她让我们相信,科技创新确实可以改变建筑行业的未来。”
颁奖典礼虽已落幕,但创新的步伐仍在继续。在工程技术革新的道路上,无数像苏雅玲一样的实践者正在默默耕耘,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之书”。这一切,让我们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